一、平衡阴阳
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健全的标志之一。在不孕症的治疗中,本流派重视月经周期中的冲任气血周而复始的阴阳消长生理规律,并结合现代医学有关卵巢月经周期的分期,按阴阳消长规律论治调经。经后期(相当于卵泡期D5-D11):滋养肝肾的滋活汤加减治疗;经间期(相当于排卵期D12-D16):温阳活血或行气活血的三川汤加减为主治疗;经前期(相当于黄体形成期D15-D24):益肾安冲的寿胎丸加减治疗;经前、经期(相当于黄体退化期、子宫内膜剥脱D25-D28、D1-D4):温宫活血通经的少腹逐瘀汤加减或清热化瘀为主的清化汤加减治疗。
针对免疫性不孕,常无异常脉症可辨的情况下,根据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抗体为机体“正气”客观指标之一,正常抗体缺乏可辨为正气不足。出现异常抗体则可辨为正气过旺,而“气有余便是火”。经言“亢则害,承乃制”,故治当泻火。因病在血分,既可酿成湿热,又可煎熬阴液成瘀,故制方应兼利湿化瘀。常用自拟“泻火达衡汤”(黄柏15g,栀子15g,茵陈12g,桃仁10g,石韦30g,甘草10g)加减。本方由《伤寒论》栀子柏皮汤加利湿化瘀之品而成:方以黄柏、栀子清热泻火为君;茵陈、石韦清热利湿,甘草清热解毒,并桃仁活血祛瘀为臣。全方体现泻火消瘀而致气血和顺,阴阳平秘之功。一般服药3月为1疗程。对封闭抗体缺乏的患者可建议试用淋巴免疫治疗。
二、调顺女经
女经失调常见周期、经期、经量等异常。针对月经周期的异常,除了前面的周期调理外,还应考虑气血的虚、实、寒、热等。
针对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者中医辨证多为热瘀所致,西医学多认为是黄体萎缩不全所致,治疗常在周期治疗基础上,经期时用自拟清化汤治疗。该方是主任根据《内经》“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有余,脉数则内崩,血乃下流,举世以虚损治之,没有知其非者”理论总结的清热、化瘀方,方中黄芩:清热;小蓟:凉血止血;地榆:凉血止血;川牛膝:化瘀;枳壳:行气化瘀。因为瘀血要走,除了用化瘀的药还要行气的药来推动。白花舌蛇草凉血化瘀解毒;马齿苋加强清热力量,桃仁加强化瘀。
针对月经量小中医辨证多为气血虚弱,冲任不足,西医多认为黄体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王老临诊时常用滋活汤加减治疗,该方以《医方集解》“七宝美髯丹”变化而来。方中以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补肝肾精血,以当归、川芎、鸡血藤、桃仁补血活血。或用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谓“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若大虚,加饴糖六两”。而不孕症中的经少多属久病多虚,但并无其他虚损脉症,故非大虚。因此未在方中加饴糖而随月经周期加桃仁或附片等,从中州缓补兼化瘀或温通。
针对月经稀发,体型偏胖,颜面及背部易生痤疮者,中医多辨为阳明郁热,西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盖气有余便是火,火郁成毒则可成疮。然痤疮总属阳邪犯上,而阳明经荣于面,痤疮乃阳明郁热之象,故宜从阳明郁热辨治,以清解阳明郁热为法。拟方:知母12g,生石膏15g,山药15g,黄芩15g,银花20g,连翘20g,野菊花15g,蒲公英30g,天葵子15g,辛夷15g,决明子15g。方中知母、生石膏、山药易粳米为白虎汤加减,以清阳明经热,并黄芩清泻上焦火热为君;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天葵子清热解毒为臣;辛夷花入肺胃通鼻窍散邪,决明子归肝经与大肠经,通便清热,令邪有出路而并为佐使之药。《温病条辨》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本方以五味消毒饮合白虎汤加减,正取其轻清上浮,有利于清解上焦火热之意。全方共收清解阳明郁热之功。
三、理通地道
根据《内经·上古天真论》“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的论述,用古人形象的比喻“地道”涵盖女性的生殖道。而生殖道病变导致的不孕多指由于输卵管的功能受损,不能拾卵,或阻塞致精卵结合无门而然。故“地道通”否即是了解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的通畅程度。
尽管不孕症患者“地道通否”涉及整个生殖道,但只要有月经,则主要是以输卵管因素为最常见。因此常需在经净后做子宫输卵管造影(HSG)。HSG前必须查CT、UU,若是CT、UU带菌者必须先治疗转(-)后再安排HSG的检查时间。若HSG可疑宫腔粘连者,还应在适当时候安排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例如有的病人患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结核或输卵管结核等,就是在宫、腹腔镜检查中被确诊的。
王老认为辨证论治具有由博返约,执简御繁的明显优势,是从宏观认识疾病的一种方法。而确定疾病名称的诊断,则是从个性认识疾病的另一种方法。辨证和诊断本该是可以互补的,但由于中医关于疾病的诊断多依据症状命名。涵盖本质和预后迥异的不痛病种。有的是中医药口服疗法的适应症,有的则并非适应症或并非首选适应症。若不加选择皆予以辨证论治,总的疗效必将降低而不利于经验总结,不利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博采西医学病种诊断之所长于中医药辨证论治之前,必将有利于更有效的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之所长。
临证时王老注重问诊、切诊及辅助检查的有机结合。在问诊中需询问发病时间、病情缓急、疼痛的具体部位及疼痛的性质、治疗过程等。强调问诊应重视患者的孕产史及月经史,尤其是末次月经史,并询问有无流产、宫腔操作、或盆腔炎病史。切诊既包括脉诊,还包括妇科检查。通过检查了解盆腔包块的大小、性质、位置、有无压痛、可否移动等。然后分析病史和体征得出有倾向性的印象诊断或疑似诊断,根据疑诊作有针对性的辅助检验和无创检查。较为常用的辅助检查为阴道B超、血常规、血沉、CA125等。最后依据辅助检查结果再次分析病史体征修正疑诊。必要时还可做腹腔镜检查。
输卵管不通或活动受限的患者常有冲任受损留瘀的病史,冲任受损,胞宫瘀滞,两精不能结合,欲其妊娠,当先去瘀。故治宜多以化瘀散结为主,而在女性阴阳转化的不同时期配合益肾固冲等法。临床上常用自拟的白莲散结汤,方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君。皂角刺、莪术、土鳖虫化瘀散结为臣,仙茅、仙灵脾辛温壮肾阳助气化为佐,猪苓利水渗湿为使药。全方君二臣三佐二使一,共收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中医药辨证施治基础上还常配合宫、腹腔镜诊治。必要时IVF-ET,中药配合调经保胎。
四、乐育指导
尽管对某些不清楚排卵期的患者要实施受孕指导,但本着《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理论,我们主张以“乐育及时”指导夫妻性生活才更有利于受孕。更通俗的谚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的便是一种需要顺其自然的和平心态。让患者对受孕也要有这种自然的和平乐育心态。
临证时的乐育指导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仅一侧输卵管有功能或采用了西药促卵泡发育药物者尤其必要,通常是在BBT和阴道B超检测卵泡的大小情况下,给予行气活血的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医认为此时为阴阳转化之时,行气活血以利于气血转化和卵泡的破裂、排出。当卵泡已排或BBT上升,则予以寿胎丸加减治疗,以补肾固冲。
作者: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