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衷中参西妇科流派认为输卵管性不孕病位在盆腔,病因为外感湿热之邪,或肝失疏泄、气化受阻而湿热内生,病理产物主要是水湿和瘀血,病机乃冲任阻滞。盆腔为生殖系统所在,胞宫乃孕育胎元之所。《妇人规》即指出“女子之胞,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胞宫为女性内生殖系统的统称,包括现代解剖学上所指的子宫、输卵管和卵巢。若胎元无法于胞宫中孕育,则为不孕,单纯输卵管性不孕之因乃男女生殖之精无法汇合。《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合,故能有子。” 肾气充盛是男女之精结合成孕的根本所在。《素问·经脉别论》有云“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气健运则精气方能散布于胞宫等处以成胎元。《血证论》说道“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临证指南医案》也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可见,肝气调达,血流通畅,精气方能输布有度。冲任二脉均属于奇经八脉,《灵枢》言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王冰注释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可见冲任乃连结胞宫与诸脏腑的桥梁所在。胞宫之孕育胎元,确非胞宫之一腑所能完成,需仰赖肾之充盛、脾之健运、肝之调达以及冲任之调畅。若冲任阻滞,胞宫无以充养,男女生殖之精无法汇合,血海瘀阻、胞胎不结,故为不孕。因此,本流派认为输卵管性不孕乃湿热之邪侵扰机体之后,产生的水湿和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了冲任二脉,影响了肝、脾、肾诸脏气机且切断胞宫与诸脏联系,导致男女生殖之精无法在胞宫汇合成孕。
作者:赵晓贞